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506

劫波尚需他平定。

功果仍需要时间消化。

随着时间流逝,城中洪水尽被金钵收入。

却仍有无边劫炁凝聚在上空不散。

幻梦身收起金钵。

藏于暗处的江舟目光闪动。

金钵、锡杖、拂尘、袈裟,还有身上那条过肩龙,都是功德所化。

功德何处得来?

就在于他所发的那个“誓愿”。

“我修菩萨乘,今亦见生死流转诸苦,亦愿以安忍力代为受之,亦愿经无量劫不辞厌倦,亦愿无弃舍而取涅槃,亦能舍一切头目髓脑,身肉手足,及与身命,心无悋惜。”

“不怖地狱,不求生天,不为己身而求解脱。”

“只愿今日之劫,只加我身,此地一切众生,皆能救拔罪苦。”

“我誓以身心,奉上地藏主。随于刹尘劫,普代众生苦。劫石或可移,此愿终不改。”

“我愿舍此身心,换无量慈悲力。”

“金钵纳尽大灾劫,金锡振开地狱门。”

……

一句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”,令他心有灵犀。

一段大乘经文,令他悟出“地藏法”。

一桩大愿,令他平定劫波,得了无量功德,无量造化。

重塑了幻梦身,造就了四件奇珍。

不过这一次造化,却也并非只说了几句话便能得来。

其中凶险,不足为外人道。

若非洞庭老龙突然出现,舍身成全,江舟即便能挺过这一遭,也无绝无这般造化。

结果老龙却是不仅成全了他,也成全了自己。

原本的龙躯尽毁,却是消除了一切业障,得了一具清静极乐八宝天龙身。

虽要暂时依附于幻梦身,却是一朝顿去枷锁,将来未必不能成正果。

总比其当那劳什子的司水龙神强上千倍万倍。

这些却是后话。

目前最重要的,却是消化了这番大造化。

还有……

应付眼前之人、事……

“大师此番功德无量,正果在望,可喜可贺。”

不是所有人都是“疯狗”,毫无仙家气度地去争夺那些残羹冷炙。

就比如眼前的李伯阳、曲轻罗,还有十数位来自各教各宗的仙家真修。

“这位大师,不知在哪座宝刹修行?”

一个陌生的仙门真修继李伯阳之后,发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。

法力无边,海裂山崩

“在下岭南悬珠洞王修。”

“这位大师,不知在哪座宝刹修行?尊号为何?”

这是个头戴方巾,似道似儒的男子。

一双稍显细长的双眼,直直盯着白衣僧。

眼中闪动着莫名微光。

“阿弥陀佛……”

白衣僧垂目合什道:“小僧……法海。”

“法海?”

方巾男子王修似乎十分讶异地道:“天下佛门法脉传承,无出于‘白、赤、黄’三脉源流。”

“大梵一脉,以‘光灭荣常,中成正觉’为继。”

“尊胜一脉,以‘佛顶妙法,流照十方’为续。”

“五台一脉,以‘存净弃秽,乐静舍喧’而传。”

“大师尊号中有个‘法’,难道是尊胜一脉,法字辈高僧?”

众人心下一惊。

这僧人竟是尊胜寺出来的?

这倒也可以接受。

这天下佛门法脉,如王修所言。

无论哪门哪派,都无出于“白、赤、黄”三教源流。

白教唯一派独苗,便是大梵寺。

虽独此一家,却是三脉佛门之宗。

赤教以尊胜寺为尊,黄教以五台山为祖。

各自开枝散叶,无论是小门小派,还是散修散僧。

都传的是这三教之法,也自当以其传承为序,无有出者。

否则,便不会被世人承认,算不得佛门中人。

只不过是修野狐禅的野僧。

以这白衣僧的道行德行,倒没有人认为他会是个没有传承的野僧。

如此人物,除去大梵寺外,也只有另两脉的祖庭,尊胜寺与五台山能出得了了。

这些人中,自少不了尊胜寺的人。

还是江舟的老相识,妙华尊者。

众人只当白衣僧真是尊胜一脉,身边之人纷纷向妙华尊者恭维赞叹。

妙华尊者却是一愣。

我尊胜寺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大德?

我怎么不知道?

只不过众人你一句我一言,令他都插不上嘴。

不过他也不急。

此僧若果真是他尊胜一脉,那可是大好事。

如此修为道行,智慧德行,即便是那江舟也远不能及。

有此一人,他又何必苦苦谋求那江舟入他尊胜门下?

“法海”面目平静,任由这些人议论。

李伯阳等人也在观察他。

只等

杂乱稍歇,李伯阳才往身后扫了一眼。

众人被他一扫,都纷纷安静下来。

“法海”这才一笑,正待说话。

突然天边有几道惊虹划过。

顷刻即至。

立于他们头顶不远处的半空中,现出身形来。

却是几位一看便是年纪极长的老者老妇,老僧老道。

形容奇古,须发皆白。

正一脸惊疑不定地扫视着江都城。

“怎么回事?”

“天命大劫,怎提前这许多时日便停了?”

其中一个白发佝背的老妇朝这边看了一眼,便喊道:“王修,此地究竟发生何事?”

那王修连忙腾空而起,来到老妇身旁恭敬行了一礼,然后简略地将之前发生的事说了出来。

几个年长老者俱是一惊。

朝这边看来。

看到“法海”那张年轻的脸,都是露出又惊又疑之色。

惊的是以他们的眼力,自然看得出此僧年纪确实如其外相一般,并非驻颜有道。

以如此年纪,竟有一身四品极境的修为。

甚至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玄异气息。

以他们的道行阅历,怎的看不出来,那是即将入圣的征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