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302

又何苦来由?

这便是一品。

只是一个名字便能威慑天下,却少有动手之时。

旋即他的心又重新提起。

一品虽退,叛军仍在。

此时。

叛军中有百余骑突然奔出。

转眼间便奔至吴郡城下二里外,便不再往前一步。

只是纵马于二里外来回疾奔,手上高举一卷帛书。

嘴里高喊:

“楚王有檄,召谕天下万民暨万灵妖属精怪异类!”

“盖闻:一人三失,怨其在明,不见是图。夫智者恒虑患於未萌,明者能烛情於至隐。”

“圣祖帝稷,当祀末乱离,群雄角逐,披冒霜露,栉沐风雨,勤劳艰难,危苦甚矣。”

“然后平巫乱,覆暴祀,定天下,立纲陈纪,封建诸侯,巩固天下,如盘石之安,始有我大稷八千年之盛,皇皇人道,万世不朽之基!”

“今,奸臣用事,跳梁左右,欲秉操纵之权,潜有动摇之志,包藏祸心,其机实深。蛊惑圣听,戕害帝后!”

“帝后国母,此为子者山高海深之私恨,为臣者亦不共戴天之国仇!”

“奸邪操权,大兴刀兵,无道伐邻,致四边祸起,战火连绵,生灵流离涂炭!”

“施苛政滥法,祸乱天下,致生民扰扰,生灵战战。”

“颁平妖恶令,屠戮无辜生灵,事无毫发之由,先造无根之衅,妖属精怪异类,亦天生之灵,困兽思斗,诚有所不得已也。”

“朝无正臣,内有奸逆,外有忧患,予恭承天命,罔敢自安,欲遣兵复母之仇,清君之侧,靖天下之难,拯生民于涂炭,复皇皇大稷之威盛!”

“另有口谕于诸妖属精怪异类!若尔等归附,襄助本王靖难天下,十万里云梦大山皆赐尔等,来日功成,当禀奏人皇,察圣人之心,体天道以行仁,敕为万妖之国,永世不征!”

铁骑来回奔走,将一卷《谕天下万民万灵檄》反复念得满城皆闻,只听得城头上范缜只浑身发抖。

是气,是惊,更是悸!

这檄文上条条桩桩,他虽引嗤之以鼻,视之为乱臣贼子的犬吠之音。

可真要论起来,却又难以辩驳。

天下有识之士,皆知如今天下却有风雨飘摇之势。

天下之人,眼中所见,恐怕也与檄文所指无异。

这檄文一出,怕是……

范缜只觉眼前发黑。

其余人等脸色也好不了多少。

楚王贤名,天下皆知。

很多人想不到他会造反。

但既然反了,以其往日名声,也断不会师出无名。

只是事到临头,谁也想不到他竟能做到如此地步。

这檄文一出,楚王叛军,仿佛倒是为母复仇的至孝之师,解黎民于倒悬,挽社稷于倾覆的正义之师!

人心浮动

不得不说,这一纸檄文,威力确实大得不可思议。

刚刚因百鬼横行、刀狱破碎……种种惊变厄难,而陷入混乱惊恐之中的吴郡百姓,此时竟然不少心里生出“王师”终临,救他们于水火之中,得出生天的狂喜。

即便是城中士官绅贾,因乱起而惶惶之心,也骤然一安。

反生出许多心思来。

有不少已经开始盘算,该如何选择。

来者不是不义之师,而是堂堂正正,拨乱反正的义师。

既然要清君之侧,靖难天下,那必然不可能只靠他一家之力。

定要广纳天下贤良,招揽天下民心。

若是别人也就罢了,偏偏是楚王。

楚王贤名在别处或只是传闻,但在南州,哪个不知,哪个不晓?

若是楚王……大事可期!

如今义师初起,早早站队,自然风险极大。

但收获之大,也是另人垂涎不已的。

莫说他人,即便是站在城头之上,范缜旁边的一些官员、文人。

他们或是为私利,或是为公理,或为天下,心中都开始出现动摇。

这便是师出有名!

范缜冷眼旁观,将众人反应都收入眼底。

他却不能指责,否则后果难料。

深吸一口气,朝城下扬声怒道:

“姜楚!”

“欺君悖父,忤逆不孝之贼!可敢出来与本官答话!”

大稷国姓姜,分封诸子,以封地为氏。

范缜唤姜楚,便是唤的楚王。

他虽是文人,但正修身,养胸中浩然之气。

一声怒喊,宏亮之极,扩达四野,人尽皆闻。

也是他故意为之。

无论对方檄文写得多么凛然正气,花团锦簇,范缜便咬死其欺君悖父,忤逆不孝的罪名。

这也不是他编造,而是不可抹消的事实。

数十里外的绵延大军中,有一方阵忽然排众而出。

护卫着其中一车驾,往城下奔来。

不消多时,便于二里之外停下。

“哈哈哈!”

那阵中传出一声大笑。

一长须儒服的文士驾车而出,立于车上,低仰头大笑,手执一柄碧玉如意,朝城上一指。

笑道:“范太守,楚王殿下为母复仇,为救君父于奸逆操持,不惜背负恶名,兴义师,乃古今大孝至孝之举。”

“怎的到了你范太守口中,却如此不堪?”

“早闻吴地范缜,乃南州名士,明经义,晓礼仪,有大儒之姿,”

“如今看来,却不过是目盲耳背,不分是非黑白,负虚名以欺世的腐儒之背,真羞与尔为伍!”

“是萧别怨!”

城头有人见得这车驾上的文士,惊呼出声。

“岳阳萧别怨,曾在洞庭之上,以一纸书文,逼得洞庭龙王低头的萧别怨?”

“他怎会为楚……楚贼效力?”

众人惊声议论。

岳阳萧家,虽称不上世家名门,却是数十年来,少有的崛起寒门。

其最大的因由,便是这位萧别怨。

以一介寒门之身,令萧家成为当世名门。

若非大稷门第品级之分极为严苛,萧家崛起时日又太短,恐怕早些年便能在名门之前加上世家二字。

即便如此,萧家晋升世家,有天下人眼中,也不过是时日问题。

这萧别怨能几乎以一己之力,做到这种不可思议之事,其才学能为可想而知。

即便是那些千年文圣世家中出来的,也不敢说就一定能找出比他强的。

当年帝芒未垂拱之时,曾数度下旨征辟,都被其婉拒。

如今竟会不顾萧家前程,投入楚王门下,与他干这破家灭门的买卖?

“怎么?”

范缜听着身旁之人的议论,两眼微眯,盯着下方那青衣文士。

神色不见喜怒,置此萧别怨语中讥笑讽骂于不闻。

沉声道:“忤逆不孝之贼,不敢出来见本官吗?”

“哈哈哈哈!”

萧别怨大笑道:

“楚王殿下举义旗,兴靖难之师,广发檄文,南州四郡一百四十城,两郡七十九城传缴而归附,百姓夹道欢呼!”

“楚王殿下自责扰民生息,如今正忙于安定各方,自然无暇到此。”

“范太守若想见殿下,不如出城,随萧某一道,去往郢都,献表拜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