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1058

这石路却也不知有多长,他一步步走来,竟是从天明走到天黑,又从天黑走到天明,往复数次,竟都没有看到头。

而他此时已转身于茫茫云海之上,周遭云烟缭绕,他的目力,竟也难以视物。

江舟倒也没有去尝试用遁空腾云之术,只默默前行。

好在他玄功有成,九转金身,又开辟三千诸窍,血气几难见底。

“回心千劫竟阻他不得……”

“倒有些定性,亦是大气运之人,也罢,左右,开吾通真之门,放他上来罢……”

江舟一步步登阶而上,心中默数,直至第九次昼夜交替,却忽闻一声隐隐不知何处传来。

若有若无,似真似幻。

前方茫茫云烟之中,只见得一片紫气隐隐,白金光华冲天。

不由心下一松,加快了脚步。

只是一步迈出,便忽觉眼前世界翻覆,一晃眼,他脚下所立,已是在在座白金灿灿的天宫之前。

高悬虚空,白云紫气缭绕,云气中隐隐有龙吟沉啸之声。

却是仙宫胜境,庄严帝居。

不过,这仙宫帝居却是有些清冷,也无想象中的仙官位列、仙女环侍之景。

只有一人,随意坐在天宫前的长阶之上。

此人身着白金之袍,头戴白金之冠,腰佩白金之印,三缕长须,手捧书卷。

虽隐有威严之意,却更像一个读书人。

江舟整肃心神,上前便要参拜。

却见那人头也未抬,只一手摆了摆:“吾非汝师,汝非吾臣,你也不必拜我。”

江舟便拜不下去了。

不是被挡住了,而是他参拜之心竟是突然莫名消失。

不由自主地便直起了身。

心惊之余,也已确定眼前之人,便是那位西岳大帝,金天王。

不待江舟开口,那人又道:“法有万千尚可求,道归一元在虚无,你自有其法,我教不得你,”

“我这金天五峰,你可随意行走,能得多少,全凭造化,去吧。”

话音刚落,便见周围云气滚滚,隐约可见一道道栈道飞廊横架虚空云海之上。

江舟看了一眼,见那人已经没有再开口的意思,便欠身道:“多谢!”

旋即转身,踏上那云海中的一条飞廊。

再回头时,已不见了那座天宫,还有那长阶上之人。

不由摇摇头。

这些存在,都是这般作派吗?

……

在江舟见到金天宫之时。

在无尽高天之上,有无尽混沌,无尽星辰闪耀。

日月行经,玉辉金曜。

群星璀璨,于混沌之中映出五彩之色。

云气蒸腾,霓带飘舞,飞虹万里,霞光如渊,如梦如幻。

间有山川丘峦,江河湖海,万木青青,百花艳艳,华彩灵秀,如仙如画。

江舟若是能至此处,必能发现,这里与他紫府天阙之中所化大罗之天、八景胜境竟有一两分相似。

只是更加广阔无边,渊深无尽,玄奥无穷。

这里,就是大罗天。

八景环绕之中,有一道宫。

宫中一老者垂目合神,恬淡虚静。

忽有一童子行入,拜道:“老爷,大天尊送来宝函,邀大老爷往弥罗天宫,赴安天之会。”

老者眉目轻动,缓缓睁开。

目中只见虚静恬淡,倒无奇处。

悠然张口:“童儿,持我符敕,召李玄来见。”

却对那安天宝函并无置言。

童子也不敢多问,躬身应道:“是,老爷。”

……

大罗之天,实有四天,非只这太清天八景胜境,另有玉清、上清、弥罗三天。

主宰三界,昊天金阙弥罗天宫之主,正在这弥罗天中。

此时,弥罗天中,却有一尊大佛,金灿灿,脑后有日轮绽放毫光,百千万亿,不可尽数,圆满无缺。

高只丈六,却伟岸无边,这无尽之天,仿佛竟不能容祂。

一只手掌下覆,大不足尺,如荷叶般,却仿佛能遮盖三界。

五指微拢下压,便有五色之炁脱手飞出,成五指巨山,往人间落去。

“善哉,善哉。”

大佛含笑称善。

身后众尊者亦随之连称“善哉”。

大佛回望漫天天神天将,笑道:“请告大天尊,妖猴已伏,我这便回返西天去了。”

忽闻一神高呼:“请如来少待,大天尊御旨,欲摆安天盛宴,以谢如来降魔伏妖!”

如来呵呵一笑:“善哉,善哉。”

天上一日,人间一年

西岳,金天宫。

白袍人仍坐长阶之上,手执长卷。

一白光落下,现出一神将。

来到长阶下拜倒:“天王,有天使执大天尊宝函至,欲邀天王往赴安天盛会。”

白袍人仍目注书卷,只是翻阅书卷的手却是微微一滞。

不答反问道:“二郎、三郎何

在?”

神将道:“今日正值二爷天宫当差,,如今已于宴中,三爷……嬉游人间未返。”

“哼,逆子。”

白袍人淡淡一哼,摆手抚袖:“你去吧。”

神将也未再追问接不接安天宝函之事,便一拜离去。

良久,白袍人忽将手中书卷掷一边,长叹道:“果真天意难违,纵轮回万千,亦难改此局……”

……

却说那弥罗高天之上,昊天金阙之中。

有那大玄宝宫,洞阳玉馆。

今日大开,大佛如来被天庭众神迎入其中。

八景鸾舆,九光宝盖之下,一尊威严帝王端坐其中。

一双狭长凤目低垂,开合间似隐有万亿星辰浮沉生灭,周天环绕,群仙伏拱,吟玄歌妙乐,众神参拜,诵无量神章。

周身皆有玄炁萦绕,真香吞吐。

如来进得宝宫来,直至帝前,佛礼一拜,口称大天尊。

正是那高上弥罗昊天金阙玉皇上帝。

玉帝抬手,请如来落坐七宝灵台,开品称谢:“蒙如来大法伏妖邪,望如来少停一日,吾请诸仙做宴奉谢。”

音落却也不待如来开口,便传旨,着云部众神,分头去请三界诸天,千真万圣。

不多时,群真众圣皆至。

会上诸般仙乐妙韵,群真众圣、万仙万神来贺,种种真法玄妙、大道放光,与会之仙真圣神皆沉浸其中,酡酡欲醉且不谈。

忽有个巡视灵官来报,说那落入人间的五行山下,妖猴探出头来。

众仙举目来看,如来吟吟一笑,自袖中取出一金帖,递与随侍身旁的尊者:“阿难,去将此帖贴在山上。”

阿难领了法旨自去帖了。

九光宝盖之下,玉帝也开口道:“巨灵神何在?”

有职司仙官道:“回玉帝,押在天牢,只待玉帝法旨,定其罪罚。”

玉帝沉吟道:“巨灵神捉拿妖猴,阵前失状,折我天庭颜面,本该押赴斩仙台,姑念其往日功泽,且暂保真灵,死罪虽可免,活罪却难逃。”

“今妖猴伏法,却缺一看守之卒,为免人间有无知之辈误入其中,遭其戕害,将巨灵神打落人间,贬为凡人,入那轮回,世代看守妖猴,他日若能功满,便许其重归天庭,否则,数罪并罚,终须斩仙台上走一遭。”

“太白金星,你监押巨灵下界。”

其金口一开,便是天宪。

当时便有一白发白须,仙风道骨的老仙领命,命天将押出一巨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