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71节

“嗨,别人给的两根羊腿,还有几条草鱼。”陈三满不在意的说道。

小李氏看到车厢里大大小小的包袱一时间也顾不上置气了,忙殷勤的跑到车前:“这包袱沉,我来替你拿。”说完一把夺过绵绵手里的大包袱。

绵绵跟冯氏对视一眼,无语的轻笑一下。

安哥儿已经走的很稳当了,看到门口的柴垛上贴着福字觉得很新鲜,张着小手就要去够,被绵绵给拦下了:“安哥儿听话,那个可不能碰,碰坏了要打屁股的。”

熊孩子想起之前被打屁股的痛感,忙用手捂住小屁股:“不……”

呃,这小孩连爹娘都不叫,这个“不”字倒是说得很溜。

绵绵笑眯眯的威胁道:“你乖乖听话就不打屁股,听到没?”

安哥儿虽然还小,但已经很有眼色了,知道眼前这个是家里面最不惯着他的人,怏怏的点了点头。

转头看着家里的老母鸡出来遛食,又笑呵呵的去撵鸡玩去了。

冯氏挎着个篮子进到堂屋,笑着对坐在上首的两老人喊道:“爹,娘,我们回来了。”

绵绵和哥哥拿着东西跟在母亲,也乖巧的喊了爷奶。

老李氏眼皮一耷拉:“还知道回来,这都什么时候了,也不知道早回来干活……”

冯氏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,也不着恼,笑眯眯的回道:“年底正是铺子最忙的时候,原本想着今天早点关门的,谁曾想从开门就没断过人,一下就耽搁到了晌午……”

老爷子磕了磕手里的烟袋:“这话很是,做生意嘛没有把主顾往外推的道理。别听你娘的,家里这么些人,那一点子活还不用你们大老远的回来干。”

一边说一边给老婆子递眼色,他把城里那俩儿子叫回来是为了让他们弟兄好好联络感情的,可不是为了让老婆子摆谱的。

老李氏被老头子一瞪,不甘不愿的闭上了嘴巴。

冯氏自顾自的把手里的竹篮子放到桌子上,笑着掀开上头盖的包袱:“也不知道家里备了什么年货,我在城里做了些炸货带了回来,有酥肉、蘑菇、豆腐丸子,还有铺子里的五香豆腐干和花生米。”

老李氏看着那篮子里满满一下黄澄澄的炸货,不由咽了咽口水:“这也太多了吧,不过日子啦?”

“这不是过年嘛,再说我们拖家带口的回来,不多备点吃食也说不过去。对了这包袱里还有些烧肉烧鸡什么的,知道您和爹爱吃烧味,孩他爹特意去买的。”

冯氏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指给两位老人看,然后又拽过炕上的一个包袱:“对了,这里还有给二老做的两身衣裳,先套一下外头这个棉袄,要是不合适的话还能改一下……”

看到那一堆吃食的时候老李氏的脸色已经好了许多,等冯氏递过来崭新的绛红色棉袄时嘴巴更是合不上了,嘴里还嘀咕道:“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穿红色……”

“又不是大红,这颜色多庄重啊……”

李氏去厨房转了一圈的功夫,再回堂屋里来,就看到公婆喜气洋洋的穿着新衣裳在和老三一家说笑,心里又气又妒。

绵绵一眼就瞧出了她的心思,看到冯氏只顾着跟两老说话没注意这边,忙扯了扯她的袖子:“娘,大娘来了,你不是还给大伯一家捎了东西吗?”

“哟,看我这脑子。”冯氏起来拍拍脑袋,然后又找出来一个粗布包袱打开道:“想着过了年就是腊梅的好日子了,我给她截了几块布料做衣裳,好歹是我的一番心意。还有块松江布,给大哥和达哥儿做衣裳穿罢。”

不待李氏回话,她婆婆已经拿起包袱里的一块红绸子啧啧叹道:“哎呦,这大红绸子可真好看,上面还有花纹呢。你不正愁腊梅的嫁衣吗,我看这料子做嫁衣就很好,都不用绣花了。”

赞了半天,老太太看向冯氏:“这料子看着也不便宜。”

“这是南边来的料子,听说京城大户人家都用这种料子做衣裳。我也是托人从府城带回来的,这三尺就花了二两银子呢。”冯氏信口开河道。

“哎呦,她一个小丫头哪用这么贵的料子?”李氏摩挲着光滑柔软的布料,心里琢磨着自己已经给闺女买了好几块红布,不行就把这料子留着给儿子成亲用。

冯氏笑道:“腊梅可是咱家的长孙女,她的嫁衣可不好太简薄了。”

老李氏原本跟大儿媳一样的心思,听了这话倒不好再多言了。心道反正老三家的也发达了,大不了长孙成亲的时候再让他家贴补一下。

这么想着,老李氏嘴里也大方了起来,还特意嘱咐了大儿媳一番:“既然是她三婶的一番心意,你就好生替腊梅收着。”

“腊梅姐呢?”绵绵随口问了一句。

老李氏笑道:“在厨房生火呢,知道你们今儿回来,晌午那回特意让你大伯宰了一只鸡。估摸着也该差不多了。”

“那我去瞧瞧,我这里还有好东西给腊梅姐呢。”绵绵找了个由头从堂屋出来,她爷爷一直在抽旱烟,这么冷的天关着门烟气散不出来,她在里头辣的

眼睛都快睁不开了。

唉,可惜了昨晚刚洗的头发,这会指定一股子烟味了。

一会的功夫,外头天已经黑了。她径直走向厨房,在门口就喊道:“姐,饭做好了吗?有没有要我帮忙的?”

正在偷着啃鸡骨头的腊梅被这一嗓子吓的一哆嗦,手里的鸡骨头一不小心就掉到了灶前的炉灰里。

腊梅惋惜的看了看那块鸡骨头,上面还有好多肉呢。绵绵那个死丫头,就不能小点声?

第133章 四房

绵绵进到厨房里的时候,腊梅正在用火钩划拉地上的炉灰,她装作没看见对方油亮的嘴唇,笑着说:“腊梅姐,你辛苦了。”

腊梅循声看过去,正要挖苦几句,却看到绵绵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来递给她:“听说你过完年就要成亲了,我给你带了一对宫花。”

说着打开盒子,一对精致的大红色绒花呈现在腊梅眼前,把她嘴里所有的不满都给压了回去。

腊梅伸出手刚要接过来,突然想到自己的手刚才拿过鸡块,连忙在腰间的围裙上使劲蹭了几把,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接过盒子。

即使厨房里的光线有些阴暗,也没有遮挡住绒花的精美。

腊梅爱不释手的拿着一支绒花看了又看:“这花扎的可真好看。”

“姐姐喜欢就行。”绵绵笑道。

她这么大方,反倒让腊梅觉得不好意思起来:“多谢你还记挂着我。”

“自家姐妹那么客套干嘛?对了,我娘还给你带了几块料子呢,我替你看着火,你快去看看。”

以大娘的性子,她指不定头脑一热就把东西给昧起来了。

腊梅比绵绵还了解她娘,闻言,也顾不上看炉子了,飞一般的就跑进了堂屋。

然后堂屋里面就是一阵扯皮……

绵绵挑眉,这个大堂姐的战斗力也是杠杠的,对上她娘丝毫不输阵的,就让她们娘俩自己掰扯去吧。

大伯家新盖了两间屋子,住的地方倒比绵绵想的要宽敞多了,大伯娘很大方的把新屋子腾出一间来给他们住。屋子里盘着一张大炕,她们一家挤挤倒也睡的下。

虽然有些不方便,但想到在老家也待不了几天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

铺盖是从家里带过来的,这年头,一般的百姓家可没那么些多余的被褥。再说绵绵也盖不惯别人家的被褥。

每回去堂屋,看着爷奶有些发黑的被面她都有些不忍直视,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拆洗过了,被面都油的发亮了。

晚上绵绵小声跟冯氏商议:“要不明年的时候给爷奶做两床新被子,他们那被子黑乎乎的看着太埋汰了。”

冯氏翻个白眼:“咱家这被子都盖了十来年了也没有那么埋汰啊,他们那被子是前两年才做的,要怪就怪你奶太懒了些,每年拆洗一回也不至于那么脏。还有你爷天天抽烟,那被子上都是烟灰,能不发黑……”

正说着,陈三开门进来了,冯氏给了闺女一个眼色,止住了这个话头。

绵绵会意,他爹一向孝顺,这些吐槽老人的话就不要在他面前说了。

原以为换了地方会很难入睡的,但绵绵今天在铺子里忙活了半天,又坐了俩时辰的骡车,一躺下感觉身子都快散架了,连藏在空间里的点心都没来得及吃,就那么睡着了。

本来李氏婆媳对三房一家回来的这么晚还是颇有微词的,但所谓“拿人手软吃人嘴短”,三房一家大包小包的拎回来,吃的穿的带回来大半车,弄的俩李氏也不好再挑刺。

更何况第二天除夕一大早,冯氏娘俩就起来,剁馅、包饺子、煮羊腿、剪窗花……脚都没沾地,让俩人更挑不出刺来。

绵绵一边烧着火一边琢磨,怪不得在城里的时候,她娘让她留点活带回来干。这会要是不干活光坐着,估计她奶奶又该找茬了。

果然,姜还是老的辣啊!

“哎呦,什么东西这么香啊。”绵绵到院子里一瞧,皮笑肉不笑的招呼一声:“四叔四婶回来了。”

听到动静,老李氏从堂屋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:“你这个不着调的,这都快晌午了才回来,不知道今天要上坟吗?”

“这不是没坐上牛车吗,我们俩好容易走回来的。”陈四可怜兮兮的回了一句,然后朝着厨房的方向咽了咽唾沫:“锅里做的什么好吃的,先给我来一碗呗。”

让绵绵意外的是,老李氏这回可没惯着他:“吃什么吃,让你回来那么晚,你二哥从县城往回赶,一早都到了,就你懒的不着边。还不赶紧上坟去,晚了小心你爹熊你。”

上坟是一年到头家里最重要的事,真要耽搁了,老爹一定不会放过他。再有老大他们添几把火,自己明年科举的钱可就没处掏了……

陈四虽然有些不情愿,但还是一步一回头的去了坟地。

他这一走,把柳氏一人孤零零的撇在了原地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,绵绵竟然觉得柳氏比刚成亲那会白了那么一丢丢。站在那里低头不

语的样子,竟然有那么一丝弱柳扶风的感觉。

不过,她对这个四叔四婶都没什么好感,也不会上赶着搭话,看了一眼就回厨房烧火去了。

没一会儿,绵绵就听见老太太冲着柳氏问道:“有信了没?”

什么信啊?

绵绵还没琢磨过来呢,又听见她奶奶气吼吼的骂道:“进门一年多了连个孙女都没给我怀上,整日里只会勾着男人住在镇上,家里的事半点不沾手。你三嫂生意做的那么大还知道回来帮着干活,就你回来的那么晚,还两手空空的……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,摊上这么个儿媳妇。”

她一开口,柳氏那眼泪珠子就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。

“大过年的,你哭丧着一张脸给谁看呐!”老太太骂了几句反倒把自己气了个半死,懒的搭理小儿媳,转身回堂屋去了。

看到柳氏吃瓜落,大李氏原本在心里暗喜的,这个老四家的仗着自己家里是镇上的等闲不把她这个长嫂放在眼里,回来过年连个铜板都没有,哪像老三家的大包小包的带回来。就是老二家的自己回不来也捎了东西回来……

过了半晌,看到柳氏还在那滚珠子,李氏坐不住了,出去对着她吼道:“大过年的你这是干啥呢,一回来就号丧是纯心给我家添堵啊,要哭回你娘家哭去!”

原本这话也就是李氏头上的气话,若是有人出来打个圆场事情也就过去了。

偏生冯氏不会跟柳氏搭话,周氏没在,柳氏看着一家子没人搭理自己,也不知道哪根脑筋搭错了,竟然转身又跑回娘家了。

陈四回来听说婆娘跑了,不管三七二十一,就闹了起来。

第134章 雷声大雨点小

柳氏走的时候是哭着走的,村里不少人都看到了。也不知道谁在陈四跟前添油加醋的说了什么,惹的他上坟一回来就指着李氏的鼻子骂了起来,骂她不安好心、不是东西……

说到后来还捞起地上的笤帚想打她,被陈二陈三给一把抱住了。

就连一直说软话的陈大也恼了:“老四你干嘛呢,说什么她也是你大嫂,你还想动手不成?”

刚听说柳氏被自己气走的时候,李氏还有那么点愧疚。

这会见小叔子把矛头指向自己甚至还想动手,李氏心里的火气也憋不住了,当下就会骂道:“我说她几句怎么了?那也是她自找的。”

然后对着院子里看热闹的族人说:“大家伙给评评理,今天大过年的,我那四弟妹一回来就站在院子里哭个不停,你们说晦气不晦气?我这屋子今年可是刚翻盖的,她这一哭不把我们家喜气都给哭没了?转了年我还得嫁闺女呢。”

“那你也不能赶她走啊?”陈四恨声道。

李氏冷笑:“谁赶她了?今儿是什么日子,我忙的饭都顾不上吃,正愁没人帮忙呢,还能把她往外赶?我看是她自己不想干活,躲回娘家偷懒去了。”

“就是,我和老三家的都在呢,你大嫂可没赶她走,是她自己走的。也就咱们家大度,像这样倍懒小性的儿媳妇在别人家早被休掉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