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114节

她赶紧转圜道:“就是一间小铺子而已,不过百十两银子,多了我娘也不舍得。”

“行了,少在那装了,冯家给你那么多聘礼,以三叔三婶的性子肯定还要再贴补一些。将来你指定是我们姐妹里头私房最多的那个。”腊梅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,不过却把注意点瞄向了堂妹的嫁妆。

绵绵不太喜欢自己的隐私被别人挂在嘴上,笑着说道:“那也说不准,腊梅姐这么能干,说不定你哪天做门生意做大了就成了巨月县的首富呢。”

腊梅嗤笑:“首富不首富的不敢想,不过你这么一说,我倒是真有了点做生意的想头。”

她沉吟一下接着道:“经过这回,我算是看清楚了,男人平日表现的再体贴也有花花肠子的时候。只有银子最靠谱,不会自己长腿跑掉。”

虽说那事有孙家的算计在里头,可要是真醉的不省人事了那玩意还能好使?所有的所有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。对男人来说,送到嘴边的肥肉,哪有不吃的道理?

看到突然变的通透的腊梅,绵绵突然有些心疼,很多道理不切身的感受一番是悟不出来的。人,往往是伤过痛过之后才愈发的成熟懂事。

这一刻,绵绵突然想起了前世的那句歌词:我不想我不想长大……

因为成长的道路总是布满了荆棘。

看到突然陷入了沉思的绵绵,腊梅忍不住推了她一把:“你在想什么呢,表情这么严肃。小孩子家家的别想太多,快帮我想想,开个什么铺子合适?”

绵绵这才回过神来:“大姐想开什么样的铺子。”

腊梅皱皱眉头:“我这两年手里就攒下来不到五十两银子,家里能挪用的还有十来两。”

想到这里,她心里隐隐有些解气,幸亏这两年家里的开支她都用男人交回来的工钱,自己针线铺子的收益和租子大都存了起来。

看着旁边花骨朵般的几个妹妹,腊梅突然有了当老师的觉悟,赶紧把自己的经验讲了一回,然后总结道:“总之将来你们嫁人后甭管婆家怎么哄,自己的嫁妆一定要牢牢的捏在手里。别跟我似的心肠软,我就是太好说话了才前前后后往家里贴了二三十两银子。要不这会想做点小生意也不至于这么捉襟见肘的。”

闻言,小云跟小霞都有些害羞的低下头。

看到她们的样子,腊梅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:“你们害什么羞啊,这屋里又没别人,就咱们自家姐妹。你们瞧绵绵脸皮多厚跟没事人似的,她这样的我是不会担心她将来会在婆家吃亏。就是你们姐俩这棉花性子,能把人给愁死。”

绵绵深有同感的点点头:“大姐说的对,有些事光害羞是没用的。咱们虽然没经历过,可听腊梅姐这么一说就跟自己经了一回一样。这也就是亲姐妹,出了这个门这些话谁还会说给咱们听。两位姐姐不但要听还要想,万一将来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形该怎么办?”

小云跟小霞对视一眼,都有些若有所思。

腊梅也没心思再管她俩,她把目光投向绵绵:“行了,这话赶话的都扯到哪去了。快帮我想想,到底开什么铺子才好?先说好,我银子要是不够了,你得给我添上。”

她是知道这妹子私房多厚重的,放着这么肥的大腿,不抱白不抱。

这……绵绵实在没想到她这辈子都在渴望抱大腿,没想到愿望还没实现呢,自己竟然成了别人的大腿。

而且商议到最后,就连小云跟小霞也参与了进来。

姐妹几个一合计,决定凑钱开个专卖点心和蜜饯的铺子。

地点嘛,就选在绵绵海岱山脚的铺子里,这样可以省下租金不说,万一生意火了也省的房东眼热起来坐地起价。

这边腊梅正暂时抛却情伤,雄心壮志的投入到新铺子的开业准备当中呢,她婆婆突然带着人,打上门来了!

第228章 带走

是的,丁氏竟然打上门来了!

原来丁氏多番打听后得知,陈家是铁了心要让腊梅跟二儿子和离。这样一来,她们家可是赔了媳妇又折了钱。丁氏原本就气不过,又猛然听说腊梅带着孩子住在绵绵家里,而且陈三两口子不在家。听说陈家三房没有当家的大人,早就对陈三家财垂涎三尺的丁氏忍不住起了想占便宜的心思。

在她想来,三房就剩下几个孩子,小的小弱的弱能有什么用。

所以她在村子里纠集了一些本家的媳妇,蒙骗大家说陈家欺人太甚要霸占自家孙子,她要把孙子给接回家。

倒是也有人问了,这么大的事怎么郑里长不出面,反而让她们一帮妇人出头。丁氏又解释道陈家如今只剩了妇孺在家,要是当家的去了反而显的他们仗势欺人,所以就几个妯娌们过去,把儿媳和孙子接回家就算了。

一套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说辞加上丁氏许下的一些小恩小惠,还真让她拉拢了不少人来。不过丁氏面上说的恳切,转过头却叮嘱自家的两个亲信婆子,到了陈家后要趁乱偷偷的多拿一些贵重东西。

这天,绵绵正跟几个堂姐商议铺子开

业的细节呢,就看到翠芽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:“不好了,小姐,外头不知道从哪来了一群婆子把咱家给围住了,嚷嚷着要人呢。”

“要人?要什么人?”绵绵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

翠芽支支吾吾的看了眼腊梅。

虽然她没有明说,但腊梅一下就反应过来了,“腾”的一下站了起来:“是不是我婆婆带人来了?”

翠芽连忙点点头。

腊梅气的跺脚:“这个老虔婆,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!”说着风一般的冲了出去。

绵绵拦住想跟上的小云小霞:“这外头杂乱,两位姐姐就别出去了,还是在屋里看着俩外甥吧,别让人钻了空子。”

小霞把小哥俩都推给小云:“这儿交给姐姐就行了,我陪你一起出去。竟然打到门上来了,简直是不像话!”

然后又吩咐自家的两个小丫鬟赶紧从后门回自家报信去。

绵绵赶到前院,发现家里的下人已经把大门给关上了,外头的人虽然嚷嚷的厉害,但明显不能破门而入。

看到这一幕,绵绵才觉得松了口气。

刘兴在一旁擦着头上的汗说:“刚才多亏了五福这小子机灵,瞧着这些人来意不对麻溜的把门给关上了。”

“对面好像有个婆子的手指被夹着了,真是活该!”刘兴媳妇一脸兴奋的骂道。

绵绵听到门外的嘈杂声里夹杂着一道尖锐的嚎叫声,心道怕是伤的不轻。不过,也确实是活该!

腊梅站在门口处,从门洞那里看到婆婆丁氏果然混在人堆里面,气的肺都要炸了:“我就知道是这个老虔婆挑的事!打开门让我出去跟她干一架。”

一边说一边就要挽袖子,很有大干一场的架势。

被绵绵看到,跟进冲小霞使了个眼色,跟她一起把腊梅给拉回了屋里。

腊梅还有些气不过,绵绵劝她:“你傻啊,就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能是你婆婆的对手?再说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,真正面杠上了,也不定能打的过她们。你且忍一忍,她们已经去搬救兵了,有你出气的时候。”

开玩笑了,你一个孕妇跟人打什么架啊!绵绵在心里偷偷的吐槽一句。

听到这番话,腊梅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,脸上充满了委屈和羞辱:“我怎么就摊上了一个这样的婆婆,我不求她像人家的婆母一样和善贤良,只希望她少做些妖。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!”

说着就把脸埋在袖子里想蹲在地下大哭一场,结果发现肚子太大蹲不下来,腊梅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。什么形象都统统顾不得了。

小霞想去拉,被绵绵给拉住了:“让大姐痛快的哭一场吧,哭出来兴许会好受些。”

她这副样子,绵绵看了都觉得心疼。

小霞撅噘嘴,小声嘀咕道:“看到大姐这样子,我都不想嫁人了。大姐夫以前看着也挺好的,谁知道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来。他自己倒是快活了,却把大姐害的这样难过。这样的男人有还不如没有呢!”

她越说越激动,眼看着声音越来越大,绵绵忙拉了她一把。这要是放在前世,单这个婆婆,绵绵说不准真就劝堂姐离婚了。可身处如今这世道,还有三个孩子长在那里,劝离的说辞绵绵是提都不敢提的。

只是日后自己若是遇到类似的事情,不知道会不会也像堂姐一样瘫在地上狼狈痛哭。

腊梅的哭声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吸引了过来,小哥俩虽然不知道娘亲到底经历了什么,但是看到腊梅哭也都跟着哭了起来。

娘仨正在那抱头痛哭,李氏突然慌慌张张的从后门跑来了,看到女儿外孙哭的这么伤心,急的话都说不上来了,指着娘仨,半天才问了一句:“你们怎么了?是不是被那老虔婆给欺负了?”

绵绵忙回道:“没有呢,下人们机灵,压根就没让她们进来。腊梅姐就是有些气到了。”

说着,招呼几个婆子把堂姐给架了起来。

腊梅哭了这一会儿,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发泄了很多,这会倒是劝起李氏来:“娘别担心,我没事呢。”

“没事你坐地上哭。”李氏总算顺过气来了,指着她骂道:“你哭有什么用,平日里看着挺厉害,就是一花架子,还不如出去跟那老虔婆干一架呢。”

绵绵忍不住扶额,真不愧是娘俩,脑回路一样的清奇。不说打过打不过的问题,就腊梅姐现在这身体状况,能跟人干架吗?真出了什么事,她那婆婆说不定还会暗中偷乐呢。

这时,周氏跟娘家嫂子一并走了过来。

周太太问道:“人我已经让人带到牢里去了,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,光天化日的竟然想打家劫舍,反了她们了!”

这位倒是许久没有登门了,绵绵心里腹诽一句。

第229章 当归红枣鸡汤

不管心里怎么腹诽,今天这事都多亏了对方帮忙,绵绵很是诚恳的站起来向对方行礼道:“多谢太太帮忙。”

周太太赶紧一把扶住她:“你这可就见外了,到底咱们是亲戚呢,

我还能看着你被外人欺负了不成?”

绵绵装作害羞的低下头,心道,当初你家可没少做欺负我们的事。

见她不做声,周太太也知道之前的种种到底是让两家有了隔阂。若是换成以往,有隔阂就有隔阂,一个陈家算什么。

可是眼下曹家一倒,她们家瞬间就没了靠山。相公这个县丞这会当的战战兢兢的,就怕哪天来个公文就得卷包袱回家。毕竟相公只是举人出身,他的同窗里能帮着说上话的都没几个。

之前被猪油蒙了心,以为陈家不值一提,把人给得罪的要死。没想到他家的靠山都倒了,人家后头立的几座大山依旧稳稳当当的。听说如今还跟同知大人牵上了线,周家那个后悔就别提了。

因此今天在小姑家串门的周太太一听陈家出了事,赶紧让人去衙门知会相公。

周县丞一听,深知这是修复两家关系的大好时机,立马亲自带了人来,直接就把人给弄到县衙的地牢里去了。

绵绵还惦记着这样一来会不会把丁氏得罪狠了,让腊梅以后难做,周太太拉着她的手轻拍道:“你们都还年轻,不知道这起子婆娘的难缠。这次要是不给她们点厉害瞧瞧,她们下回还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来。”

想到之前婆婆做的那些事,原本有些心软的腊梅神情也逐渐冷凝了起来:“舅母说的对,这回要是不动点真格的,那些人日后还会再整幺蛾子。”

郑里长对丁氏的作为心里是清楚的,其实他心里对腊梅和陈家的强势不是没有怨念的,要不也不会任由婆娘再三的闹事,不过是碍于脸面装不知道罢了。原本想着让婆娘去闹一场,陈家出了丑态度自然就会软下来。

没想到,事情并没有跟他设想的一样。

当城里的衙役找上门来的时候,郑里长先是吃惊,接着竟骂了一句跟腊梅一样的话:“这个老虔婆,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!”

他是真恼了,心道这个成事不足的败家娘们,事没办成不说竟然还招了一身骚。

衙役一来,丁氏和村妇们被下了大牢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村子。那些婆娘跟着去了县城的人家可待不住了,纷纷找上门来问郑里长要说法。

郑里长一看这架势,心里也清楚大牢是个什么情形,也怕婆娘在里头吃亏,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拿了银子塞给衙役打点,求他们高抬贵手。。

二两银子花出去,两个衙役总算是松了口,直接指着陈家村的方向说:“解铃还须系铃人,这事求我们也没用。你们跟那家可是正经的姻亲,拿出今儿一半的姿态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?”

说完掂着银子就走了。

郑里长还有些抹不开面子,可边上还有那么些族人围着。当场就有辈分大的族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了一通,郑里长这才没有耽搁,匆忙找到当初两家的媒人,备了厚礼,直接去了县城陈大家里。

也不知道两家到底怎么商定的,反正第二天,老两口亲自上门给腊梅赔了不是,再三保证日后不再干涉他们小两口的家事。丁氏还拿出二十两银子给腊梅,让她买些补身子的吃食。

看到婆母肉疼的样子,腊梅心里称愿。

至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孙氏,则被一封休书休回了家。她的妹妹,郑家自然也不会纳回来。

孙家原本不想轻易罢休,但郑家给了三十两银子算姐妹俩的嫁妆,又搬出周县丞这座大山来。

软硬兼施之下,孙家只得妥协了。把两姐妹接回家后,急匆匆的给找了两户外县的人家嫁了出去。孙家一贯不把女儿当人看,到这会说亲也是只看聘金多少不看对方家世人品。

孙氏经过这些事总算是看清了娘家的嘴脸,偷了家里剩下的几十两银子和嫂子弟妹的梯己首饰,怂恿着妹妹一起逃走了。

等孙家发现这事的时候早就找不到姐妹俩的身影了,偏生姐妹俩的婆家都来要媳妇。孙家既交不出人又不想赔银子,被那两家联起手来揍了个狗血淋头,然后把他家值钱些的的东西搜刮了一番昂首走了。